他们用声音温暖了一座城市_首页武汉_新闻中心_长江网_cjn.cn

  2020年初,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中国人民风雨同舟、众志成城,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。“我是党员我先上”“不计报酬,无论生死。”“疫情不退我不退”……有人寒风冷雨中,4天3夜骑行300多公里,只为赶回战斗岗位;有人拖着病体抗疫,“拼命也要守好全村人”;有人以血肉之躯筑起生命堡垒,把生命定格在了抗疫战场。在这场战“疫”的背后,是无数医务工作者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、武警部队官兵、社区工作者、公安民警、下沉干部、志愿者等“英雄”的守护。
  在暂时关闭离汉通道的76天里,有这样一群朗诵艺术家,隔离不隔心,在居家隔离期间克服重重困难,主动发声朗诵抗疫诗作,一首首饱含深情的朗诵作品,在网上发布后,迅速在武汉、湖北乃至全国广为流传,有如冬天里的暖阳,给在疫情期间艰难支持的人们带来力量和希望。近日,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的记者采访了他们:

  马力、路羽、柳棣、鄢继烈、石青、李晋峰、陆鸣(从左至右)现场朗诵 高春洲 摄
  鄢继烈:国家危难面前,老党员要站出来发声
  鄢继烈:国家危难面前 老党员要发声

  鄢继烈,国家一级演员、话剧表演艺术家、朗诵名家,从艺50多年。武汉封城,江城按下“暂停键”之后,鄢继烈跟每一个在武汉的人一样,内心既压抑又痛苦。怎么过这段难捱的日子,他说:“很多武汉人和我一样经历了同样的痛苦。大灾是大考,国家危难面前,作为老党员老同志要站出来发声!”“同呼吸,共命运,以‘艺’抗疫,这是从事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。”他第一时间联系陆鸣、柳棣等艺术上的好友和合作伙伴,通过网络寻找合适朗诵的作品,一个由鄢继烈、陆鸣、柳棣、李晋峰、马力、路羽、石青等艺术家负责朗诵,杨瑛负责后期的朗诵团队诞生了。家里没有打印机,鄢继烈一字一句把诗歌抄写在纸上,贴在家里的书房柜上,拿着手机反复练习,录制好后发给后期。


  鄢继烈的手抄布满整个书房 高春洲 摄
  1月24日,鄢继烈的弟弟确诊感染新冠肺炎。在弟弟病情严重的日子里,无法出门的鄢继烈只能打着电话多方协调,好不容易联系上长江航运总医院,能保证24小时随时去灌氧气包,维持弟弟的生命。2月8日,武汉市第六医院终于有床位接收。但最终,鄢继烈的弟弟没有坚持下来,于2月25日不幸离世。鄢继烈内心十分悲痛,但自己作为长兄,却又只能把悲痛深藏心底,通过手机劝慰家人:“疫情是一场灾难,遇上了是没有办法的事情。医院和社区都已经尽力了,各方面都很困难,我们不要给政府提什么要求。”
  悲痛之余,朗诵也成为鄢继烈“缓解悲伤心情的一种方式”,当他朗诵起《给武汉的一封信》中“如果你不幸有亲人罹难,请接受最深切的慰问,举国在揪心,全民在哀痛,难过着你的难过,悲伤着你的悲伤,众人的泪水托起那远行的孤帆,你的平安是最大的告慰。”每个字、每一句话都触动着他的内心最柔软的部分。
  陆鸣:生命不息 创作不止 学习永远在路上

  陆鸣:生命不息 创作不止 学习永远在路上
  陆鸣,国家一级演员,中国曲协理事,湖北省文联副主席。于2004年至2017年担任武汉说唱团团长,退休后仍然在创作与表演一线。
  暂时关闭离汉通道后,看到全国各地文艺工作者都在以各种方式声援武汉,陆鸣觉得自己作为武汉人,必须要站出来发声,“我是个相声演员,也喜欢唱歌。疫情期间,我搭档写词发给我,我在家自己录音、合成。1月24日至29日,每天都发布一个原创作品,比如歌曲等,没想到很受广大网友欢迎。”陆鸣一点儿一点儿琢磨,从对合成器使用一窍不通到熟练操作,洪亮的嗓音在忙碌中变得沙哑,可一想到为家乡加油就浑身充满力量。


  陆鸣日常在办公室进行创作 高春洲 摄
  1月29日,陆鸣突然感冒发热。因为之前在演出工作中与确诊人员接触过,那几天陆鸣倍受煎熬。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,“知道发烧了,心里咯噔一下。那段时间也会胡思乱想,不会是被感染新冠肺炎了吧。”在看到《武汉,生命在召唤》这首诗时,陆鸣心中升起了要和病毒斗争的念头,他马上通过手机组织几位老艺术家一起排练朗诵。没想到的是,在几位老艺术家指点下,他在家一遍遍地反复排练,朗诵得大汗淋漓之后,感冒发热症状得以缓解。
  自4月8日零时起,武汉“解封”,美丽的武汉苏醒了。经历过这一切的陆鸣说,“没想到朗诵不仅给予自己精神力量,还能强身健体!”现在,陆鸣的创作还在继续,他在新MV《这里是江汉》中为武汉点赞,为江汉点赞,歌中这样唱:“长江汉水两相拥造就了江汉,白云悠悠黄鹤舞翱翔在楚天,人说汉口之根此地是源点,而今繁华再重现盛世展新颜,这里是江汉。”
  柳棣:用心去朗诵 每一天都竭尽全力
  柳棣:艺术作品要有力量

  柳棣,1978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专业,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,湖北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。
  2020年除夕,柳棣看完春节联欢晚会上《爱是桥梁》的朗诵后,内心五味杂陈。她走进书房,一边流着眼泪,一边哽咽着朗读来缓解自己的心情。“当看到医护人员在用生命去救护病人时,在听闻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的许多工人坚决不领工资时,自己每每被这些最普通的百姓感动到落泪。”柳棣说。
  柳棣现场朗诵 资料图片
  疫情防控期间,柳棣在照顾身患癌症的丈夫柳小满的同时,每天仍挤出时间坚持创作一部朗诵作品。每次朗诵完,第一个听众就是她的丈夫。有一次他和柳棣说:“你现在要‘小声’说话,文学作品的处理不能强加自己的理解,要给听众留有空间。”不仅在专业上,丈夫柳小满对待生命的豁达更是一直感染着柳棣。他对柳棣说:“一切归尘,每个人都会走上这条路。如果看淡,反而不是那么焦虑。”这让柳棣在疫情期间更多了一份的坚强和从容。柳棣坚信“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,眼泪要化作力量!”
  现在的武汉疫后重振、浴火重生,柳棣依然从事着她热爱的事业,通过朗诵与粉丝互动、交流,传递语言的魅力。
  李晋峰:独自留守,用声音传递正能量
  李晋峰:用声音抚慰自己 滋养大众

  李晋峰,国家一级演员,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。
  疫情防控期间,李晋峰的丈夫、子女远在深圳,独居在武汉的她接到鄢继烈老师的邀请时,欣然加入朗诵团队。因为家里隔音效果差,李晋峰反复寻找合适的录音地点。直到她发现二楼的一个储物间环境密闭,只要在储物间上面搭一个毛毯就能够将噪音降低到最小。从那以后储物间就成了她的“创作宝地”,每次她都坐在小板凳上,在这个角落里饱含激情地朗诵。
  李晋峰(左一)和鄢继烈(右一)主持音乐会 资料图片
  李晋峰坚定地说,“在这个自发组织的团队里面,大家都十分用心,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、每一个词和每一句话。在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前,需要每个人慨当以慷,共克时艰,需要每个人恪守防疫,竭诚相助。面对生死考验,我们总能举国同心,战胜艰难险阻。相信中国,相信武汉!”
  李晋峰在储藏间录音朗诵 张玲玉 摄
  最艰难的时刻已过去,现在的李晋峰依然活跃在语言艺术的舞台上。对年轻人,她特别想说,“不要着急,不要想着一夜爆红,艺术之路需要沉淀。”
  杨瑛:白天下沉社区,晚上精心编制作品
  杨瑛:用声音温暖一座城

  杨瑛,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副主任,从事新闻宣传工作20多年。
  杨瑛是创作团队中唯一的在职干部。出于对朗诵和语言艺术的热爱,她开设了微信公众号“布衣羊的声像”,头像是一个蒲公英,代表着希望与朝气,问到其公众号名字的由来,她说道:“我本一介布衣,属羊。”
  疫情防空期间,杨瑛白天坚持下沉社区工作,晚上赶回家里挤时间对各位朗诵家传回的作品进行后期制作。杨瑛做事认真,用真心真情对待艺术家的每一件作品,努力琢磨如何把每位老师的作品制作得更快更好。在这期间,她的儿子给予许多帮助,从音乐、剪辑、设计上都给予不同的意见,家人的支持让她更加有动力。这期间,杨瑛也被朗诵作品所感动,比如在听几位老艺术家朗诵的《请接受一座城市的敬礼》时,她不由热泪涌流,在当时压抑甚至恐惧的氛围里,作品就像一缕温暖明亮的光照进她的心里,给了她和家人战胜困难、抵抗疫情的信心和勇气。
  杨瑛的日常工作 高春洲 摄
  现在,“布衣羊的声像”公众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,许多商业合作也纷至沓来,但都被杨瑛拒绝了。她表示,保持初心,做最纯粹的事情才是她开设公众号的意义。
  伟大的精神从不是抽象的存在,而是落在每个挺身而出的凡人身上,落在或向险而行、或毅然坚守的具体行动中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荆楚之地、各行各业、6100万荆楚人民,用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、顽强拼搏的跃动身影,为伟大抗疫精神写下生动注脚。(邵长军 周海刚 张玲玉 高春洲)
  (来源: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)
  
【编辑:姚昊】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